1. 首页 > 文章正文

华侨博物院的缘起 厦门华侨博物馆

1、位于东直门内北小街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于2014年10月21日开放,为什么定在这一天,因为这是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与他有着深厚的渊源。那是在1959年5月14日,陈嘉庚先生倡议并捐资的厦门华侨博物院建成开馆,这是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的缘起与开端。到了1960年7月15日,陈嘉庚先生又向中央建议在北京兴建一座华侨博物馆,并承诺自己负责建筑费用。周恩来总理对这一动议十分赞赏,答复陈嘉庚先生,待国家经济好转,由国家投资兴建。世事多变。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先生在京逝世,留下50万元人民币作为侨博兴建资金。此后国家进入多事之秋,此议便被搁置和拖延下来。改革开放后,经侨界多方努力,国字号侨博工程重上议事日程,却并未一路坦途,到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时,已是2005年7月,直到2011年奠基开建。

2、也许是北京的文化资源太过于丰富的原因吧,华侨历史博物馆的确是门可罗雀,养在深闺人不知。如今开放常设的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展,分为中国人移民海外历史、华侨华人海外生活篇和贡献篇、华侨华人与中国发展、中国侨务等四部分,展出文物千余件(套),图片千余张。展示中国海外移民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生活、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开拓、创业和所作贡献的历史,展示近代以来华侨华人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支持以及中国侨务机构的沿革发展。

3、走进侨博,仿佛走入一部波澜壮阔的移民史,走入中华民族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血泪史,走入海内外赤子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自强而奋斗的心灵史。那一件件看似普通的藏品,折射出不同时空背景下海外移民的酸甜苦辣,抒写着华侨华人与祖(籍)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慷慨悲壮。栩栩如生的场景复制,重现华侨华人在海外的生活。反映华侨在海外求生活的“三刀”(剪刀、菜刀、剃刀),就复制了裁缝、厨师、理发师的工作生活场景;侨社“三宝”——侨团、侨校、侨报侨刊的相关情况也被生动再现。

本文由第洛信息网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tefun.cn/wbt38587pnu.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微信号:http://tefun.cn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